电话健康咨询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热度:127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肿瘤的依据标准,它的意义在于动态观察其变化规律作为判定疗效和监控病情的参考。

  ·癌胚抗原(CEA):常见于结直肠癌。CEA可用于监测癌灶的复发,并进行疗效评价,判断结直肠癌预后。术后CEA仍居高不下者预示着复发的可能。

  ·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监测治疗效果。

  ·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达82%。

  ·糖类抗原72-4(CA72-4):常见于胃癌及粘液性卵巢癌,常用于疗效监测。

  ·糖类抗原242(CA242):在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

  ·糖类抗原15-3(CA15-3):对于乳腺癌高度敏感。

  ·糖类抗原125(CA125):可见于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和浆液性腺癌,部分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宫颈内膜腺癌患者血清CA125亦有所升高。CA125是监测浆液性卵巢癌病程及治疗效果的重要的肿瘤标志。卵巢癌转移患者CA125升高更明显,经治疗后CA125可明显下降,若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应考虑有残存肿瘤的可能。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是鳞状细胞癌的标志,可见于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宫颈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见于神经内分泌癌,或含有神经内分泌成分的肿瘤,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惟一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病程进展和疗效,判断预后,并可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携康国际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观音庵北街3号院1号楼19层2单元1904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医疗资讯

版权所有:北京携康国际 京ICP备09071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