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健康咨询

一个小镜子的故事......

热度:166

  对于两种常见消化道癌症:大肠癌和胃癌,最主要而有效的筛查手段是内镜(胃肠镜)检查。

  然而,提到胃镜,大家的印象是“恶心”“、呕吐”、“难受至极”,肠镜(主要观察结肠和直肠)给人的印象是“腹胀”、“肚子绞痛”、“检查前要吃泻药”。现在各医院已经纷纷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即在传统胃镜、肠镜基础上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不过,肯定会有人问:内镜检查还是要插一根管子到身体里,有没有更舒服的方式?答案:有!胶囊内镜!

  所谓胶囊内镜,就是一颗可以拍照的胶囊,在加上一个背在身上的、很轻便的用来接收图像的传输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确定设备没有问题后,患者像吃药一样把胶囊吞下去即可。

  1.这么厉害的胶囊,能干嘛?

  成年人的消化道有5~6米长,一般的胃镜只能看到从食管到十二指肠的一部分,肠镜只能看到结直肠。中间最长的小肠,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可以观察到。但是胶囊内镜却可以到达小肠并观察它的情况,因而,多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如怀疑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病变时,还适用于诊断不明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胃、肠镜检查都正常的时候。

  与胃肠镜检查相比,胶囊内镜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整个检查没有一点痛苦,感觉和吃一粒药没有区别。

  

 

  2.吞进去如何取出来?

  从入口腔的那一刻起,胶囊内镜会以每秒2张的速度拍照,在消化道蠕动的推动下一路走一路拍,图像实时传送至记录仪。

  胶囊内镜的电池通常可以持续6~8小时,这时,一般情况下,它已经通过小肠来到大肠,等待随大便排出体外。它的使命也基本结束了。

  患者在随后的一两天内排便的时候注意一下,胶囊有没有排出来就好了,但无需回收,因为胶囊内镜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3.胶囊内镜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天需要用安全的泻药清洁肠道,同时晚餐进食流质;

  检查当日空腹,只需吞服下胶囊即可。

  4.胶囊内镜是否可以取代了胃肠镜?

  现在还不行!

  小编告诉你,其中一个原因是:太贵啦!就目前来讲,国内进行胶囊内镜的价格,大约在5000~10000元。而普通的胃肠镜仅需约三百元,并且医保可以支付该费用,如果是行无痛内镜检查,仅需500~600元。

  第二点,看不全。这是胶囊内镜最重要的缺点。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的运动是被动的。在食管内,随着吞咽,胶囊内镜在几秒内就会通过食管,到达胃部,而胃像一个布袋一样,胶囊内镜在里面完全随着胃的蠕动而运动,只能观察到胃里20%~30%的区域。对于结直肠,大部分的胶囊内镜在只能到达结肠的开始部位,对结肠的观察作用非常有限。

  因此,目前胶囊内镜在胃和肠检查中扮演的角色还只是随带看一眼胃和结肠,要是有很明显的病变也能发现,但总体来说漏检率比较高,达不到临床应用的要求。

  第三点,不能取活检。这也是重要的缺点。

  当胃肠镜检查发现病变时,检查者通过活检钳,取病变的组织来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胶囊内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第四点,不要认为胶囊小,风险还是有的。

  由于胶囊内镜的运动完全是被动的,当消化道内有结构异常时,胶囊内镜很可能会卡在消化道当中出不来,比如大的溃疡、或者肠壁向外突出形成憩室,结肠癌导致肠腔狭窄、克罗恩病合并回盲部狭窄。此时,就要依靠其他手段比如传统内镜甚至手术来取出胶囊内镜。

  传统消化内镜和胶囊内镜,是相辅相成、功能互补的。选择合适的内镜检查,将大大提高我国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道早癌的诊治率。

  以下消化道肿瘤高发人群,一定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做到早期癌症筛查。

  -胃癌:40岁以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病史,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其他高危因素。

  -大肠癌(结直肠癌):40-74岁,慢性炎症性肠病,肠息肉,家族病史

  不要畏惧胃肠镜检查,除了胃肠镜检查前的准备会导致不舒服,检查过程中医生的手法也是很重要的。在此方面,携康国际的早癌筛查,由专业过硬、技术娴熟的日本医师进行(众所周知,日本在早癌筛查尤其是胃癌筛查和治疗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本微信公众账号。

  作为一项无痛苦、易操作的检查手段,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出现控制运动方向、并且能够取活检的胶囊内镜,可以替代胃肠镜检查。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参考:

  http://dxy.com/column/3857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携康国际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观音庵北街3号院1号楼19层2单元1904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医疗资讯

版权所有:北京携康国际 京ICP备09071895号